所罗门使用了一个神秘的比喻来介绍本书的目的:尝试和解人类对意义的追求以及他周围实际存在的局限。
所罗门以一个生动的比喻作为开始,并且这一比喻在整本传道书重复了三十多次。
希伯来文单词 hebel 在这里被译为虚空。有些英文译本选择了 “无意义” 一词,更字面一点的翻译是 “热呼吸” 或 “蒸气”。在整本旧约中,这一词既可以指向正面情况,也可以指向负面情况。在传道书 11:10 中,hebel 被译为 “转瞬即逝” (当代译本)。本质上而言,这个词是中性的,其含义由上下文决定。传道者的开场陈述很有可能是一种具有煽动性,并引起兴趣的文学手法。如果所罗门是一位现代英语讲者的话,他可能会讲这样的话:
“生命像雾一样,在我们四周旋转,像蒸气一样经过。我们试图了解它,却无法抓住它。”
所罗门使用了一个强有力的短语,命中着问题的所在。你如何抓住如此无形的东西呢?
所罗门准备论述工作和喜乐、智慧和愚拙、时间和死亡。他开场就说了一切都是云雾蒸气。生命是我们可以触摸,却无法完全抓住的东西,就像蒸气,云雾一般。在我们尝试抓住它时,它就在我们的手中消失了。
生命是一则悖论,像蒸气一样。它貌似是实质,但当我们试图用手将它锁住时,它却从指间溜走。生命是一个迷,一个奥秘。古代读者可能不会将自大或无目的与一个有关 hebel 云雾的比喻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对虚空的现代翻译,对将自己带入过去,并通过原始听众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提出了新的额外挑战。
古代的读者可能会想到,像这样一副图像的迷、奥秘、挑战,这一点似乎与所罗门试图唤起的内容相一致。 英文单词虚空 (vanity) 的词根呼应了 hebel 的蒸气成分。“vanity” 一词源自拉丁文的 “vanitas”,意思是 “无实质的” 或 “缺乏持久性”,也有 “无用、徒劳或虚幻” 之意。由于现代英文只有后一种含义还在继续使用,因此我们必须持续记得 “hebel” 的完整含义。
传道书 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约拿书 2:10 解释
耶和华吩咐鱼把约拿带上岸来,把他安全地放置在那里。...... -
罗马书 15:25-27 解释
保罗并未打算立刻途径罗马去往西班牙;首先,他要去耶路撒冷,将给圣徒中穷人的捐献带去。这捐献是自愿的,而外邦人也欠债于犹太人,因为他们分享了基督里的属灵祝福。...... -
出埃及记 39:1 解释
要制作的是祭司衣服的材质。制作材料的具体细节记载在出埃及记 28:5。...... -
出埃及记 20:13 解释
第六条诫命禁止人以不道德的方式夺取他人性命。...... -
传道书 8:16-17 解释
所罗门强调了这一真理,即完全的理解超越了人类所能掌握的范畴。我们可以察看和享受神的工作,但无法完全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