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评估享乐/喜乐—作为满足人想要了解之紧迫感的一种方式,却发现它是一个死胡同。
在第 2 章,所罗门转向了另一种探索的途径。第 1 章以所罗门思考智慧的益处作为结束,它是通过理性和努力寻找人生意义的能力。现在,他转向去思考享乐/喜乐。如果发现工作和智慧是 hebel/蒸气般的/虚空,或许享乐会给出一个人生意义的答案。或许,如果他专注于享乐的经验,就能发现在人生中满足的途径。毕竟所罗门极其富有,所以追求享乐应该没有实际性的限制。
所罗门继续通过不同的测试案例来做调查。测试的本质是:从所罗门的经验和成就上而来的享乐,是否会允许他明白神的目的和旨意。
所罗门写道,他做了内心推理,心里说。心是对希伯来文单词 leib 的翻译。‘Leib’ 在旧约中出现了 593 次,在钦定本中有 508 次被译为 “心”。在这里可以译为“对他的心说。” 所罗门让我们看到他的内心深处,告诉我们他的内心对话。这是一个圣经例证,向我们显示最智慧的人不仅会自言自语,而且对他灵里思想的不同功能,有着相当敏锐的认知。他意识到自己的意志与欲望和渴望是分开的。同样,他也意识到内心深处存在着需要被满足的渴望。他推理了,然后选择了。在这个案例中,他在通过享乐的经历,为他的心灵寻找满足。
所罗门对自己说,来吧,我以喜乐/享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貌似所罗门是在用他的思想对他的心说话。他在授予许可,做出选择采取行动。所罗门的自我意识是,他实际上可以让他的理性脱离他的内心。在传道书 3:11,所罗门将告诉我们,神已经将永生放在人的心里 (leib)。因此,所罗门好像在选择允许他的内心去追求享乐,为的是要看它是否会满足他对人生意义的渴望。它不能。所罗门论到享乐说,“有何功效?”
所罗门论到嬉笑说,“这是狂妄。” 嬉笑是高兴的表现,但是嬉笑本身并不包括人生真正的意义。它是对永恒因素的反应,是一项经历或时刻的终极结果,但是它本身并没有实质。一个人完全无理由的笑,在任何人看来都很疯狂。单一的嬉笑就是狂妄。所罗门并不反对嬉笑;在下一章他说到 “笑有时”(传道书 3:4)。在同一节经文中, 他也给出了它的反面 “哀恸有时”。
嬉笑并没有持久性。通过测试他内心享受人生和活出纯正态度的能力,所罗门发现这是徒劳的。生命中许多事情是痛苦和困难的。存在的意义不是单纯地笑着面对所有的境遇,那样的倾向是狂妄。最终,嬉笑会成为一种忽略现实的手段,而不是享受。即使在一段充实的享乐和娱乐中,我们的灵魂仍然有一些想要被满足和渴望的事情。追求嬉笑和快乐的人生会让大多数的人感到空虚和浪费。这是虚假的,无法触摸的、轻率和蒸气般的感觉。
论享乐 (或喜乐),所罗门说,“有何功效?”更字面一些的翻译是,“它能做或带来什么呢?” 这个反问句所建议的是:享乐,正如智慧一样,在帮助人类调和意义和实践经验上有它的局限性。它是蒸气,什么也带不来,什么也没留下;它存留片时,就消失了。
传道书 2:1-2 我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谁知,这也是虚空。2我指着嬉笑说,“这是狂妄”;论喜乐说,“有何功效?”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利未记19:5-8 解释
本部分给出了关于献平安祭的指示,这是建立在利未记 7:11-18类似讨论之上的。...... -
约拿书 3:10 解释
当神看到百姓真诚的反应时,祂就以怜悯回应,使他们免于所宣告的审判。...... -
罗马书 13:11-14 解释
我们应当藉着信公义地、和谐地相处,因为我们很快就要与神同在了。保罗已经向我们显明,当如何生活,现在又告诉我们要如此生活,因为那日临近,就是我们进入神同在中的那荣耀之日。...... -
罗马书 2:14-16 解释
当不了解圣经的人遵循圣经的教导时,这就证明神已经将祂的律法写在了人的心里。...... -
出埃及记 10:21-29 解释
21-29节描述了第九灾。与第三灾和第六灾一样,是没有预先宣告的。摩西和法老间没有交易,也没有警告。它所涉及的是在一个几乎每天都有日照的国家所出现的从未有过的黑暗。与前面的灾祸相似,以色列并没有受这灾的影响。 第九灾可以分为: 灾祸本身 (21-23) 与法老对峙 (2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