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经文 (2:23-25)不仅是出埃及记中描述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大量篇幅的引言 (2:23-12:28),同时也介绍了摩西被预备的过程。神回应了被奴役之约民的呼求。
摩西在米甸的生活所知甚少。23 节的经文简单地说到,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并没有提到 22 节和 23 节之间有多长的间隔,但在使徒行传 7:30 中,司提反说这一间隔是 40 年。也就是说,主前 1486 年时摩西已经大约 80 岁了。
在这期间,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叹息哀求。他们的叹息哀求并没有去到一个外邦神那里,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呼求,没有可去之处,反而他们的呼求达于他们列祖的神那里。神的名字是造物主神 (Elohim,创世记 1:1),并不是神立约的名字Yahweh (或者 YHWH,我们会在第三章看到)。这个名字在 NASB 中被译为 LORD (注意是大写字母)。
24-25 节描述了神对百姓呼求的回应。在这两节经文中,神一词 (Elohim) 使用了四次,来描述祂的回应。神听见他们的哀声。“哀声” 一词在旧约使用了四次 (这里;出埃及记 6:5;士师记 2:18;以西结书 30:24)。这似乎象征着身体上的痛苦,是在埃及人手下做苦工所产生的。[神] 就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这并不意味着神忘记了祂的约,神记念就是祂履行应许的举动。
神看顾以色列人。听见和记念的同时,神 “看顾” 祂的百姓。祂并不是盲目,也不是寻找另外的方向,而是在察看这一处境,完全知道他们的苦楚,也知道他们的苦情。
这一重复的设计是在强调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并未无视祂百姓的困境,或者不愿意做出回应。祂是比我们更看顾我们困苦的神,也会做出回应。
神的这些行动 (“听”、“记念”、“看见”、“知道”) 是祂对约民的信实。出埃及记余下的篇章就是祂为百姓之缘故的信实之举。
出埃及记 2:23-25 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叹息哀求,他们的哀声达于神。24神听见他们的哀声,就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25神看顾以色列人,也知道他们的苦情。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出埃及记 20:4-6 解释
第二条诫命禁止制造偶像或代表自然的物体来敬拜。那拒绝祂的人,耶和华必审判;但那爱祂、顺服祂的人,祂必要奖赏。...... -
马太福音 4:2-4 解释
魔鬼以三个试探中的第一个来接近耶稣。当基督在旷野禁食四十昼夜后,他要求耶稣用自己的神能将石头变为食物。耶稣用经文来驳斥魔鬼。...... -
马太福音 1:6下-8 解释
在马太福音 1:6-8 中,马太继续耶稣的家谱,从大卫开始,一直延续到所罗门至耶哥尼雅的王位继承,耶哥尼雅的统治以巴比伦的掳掠告终。马太正在建立耶稣作为 “犹太王” 的凭据。他包括了耶稣宗系中从大卫王权到被掳期间有名的君王,但他并没有提到这一时期的每一位犹大君王。...... -
罗马书 13:11-14 解释
我们应当藉着信公义地、和谐地相处,因为我们很快就要与神同在了。保罗已经向我们显明,当如何生活,现在又告诉我们要如此生活,因为那日临近,就是我们进入神同在中的那荣耀之日。...... -
出埃及记 29:1-3 解释
耶和华总结了祭司按立仪式所包括的内容。仪式中需要有祭牲、无酵饼和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