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太福音 2:17-18 解释

Verses covered in this passage:

  • 马太福音 2:17
  • 马太福音 2:18

马太指出,伯利恒城里被杀小孩的悲剧是对耶利米书预言的应验,再一次确认耶稣就是所期待的弥赛亚。

马太说,这一悲惨事件 (通常被称为 “希律杀害无辜”) 以及随后的哀悼应验了耶利米在耶利米书 31:15 的预言 (这是马太所引用耶稣是弥赛亚之先知预言的第四个直接应验)。马太直接引用了先知:

在拉玛听见号咷大哭的声音,
是拉结哭她儿女,
不肯受安慰,
因为他们都不在了。

拉玛是位于在耶路撒冷北部的一个村庄;伯利恒是位于耶路撒冷南部的一个村庄。马太在此所引用耶利米的部分预言最初应验于被掳巴比伦之时。被掳之前,拉玛属于便雅悯支派,而拉结是便雅悯的母亲,所以她为拉玛的毁灭而哭泣,在诗意上是合适的。但是,马太说耶利米的预言在希律屠杀期间拥有第二次的应验。对于预言而言,通常会有即时应验和将来应验。

在此,拉结代表被杀害孩童的母亲;拉结也是约瑟的母亲,而约瑟是基督在旧约的一个预表。约瑟也下到了埃及,也在世界性饥荒期间,通过提供食物,拯救了以色列。约瑟的家人认为他死了很长时间,之后他又意外地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拯救他们脱离饥荒。他甚至可能向他们展示了他的伤疤、他的割礼,来证明他的身份,类似于所预言耶稣再临地上时的以色列:

“我必将那施恩叫人恳求的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 (撒迦利亚书 12:10)。

马太将要呈现耶稣为预言性的第二个摩西,应验了申命记 18:15 的预言。他不仅要带领他的百姓脱离罪的奴役,也要从山上传递一套活的律法,通告一个新约,是写在我们心上的。当马太描述耶稣小时候所面临恶王的可怕危险时,这与摩西的经历相似,他在篮子中漂浮,以避免类似的王室死刑判决。

希律搜寻和消灭伯利恒男婴的任务与出埃及记 1 章和 2 章摩西出生时,法老对希伯来男婴的屠杀相似。与立法者摩西一样,耶稣也幸免于暴君的愤怒。

马太福音 2:17-18 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
18拉玛听见号咷大哭的声音,
拉结哭她儿女,
不肯受安慰,
因为他们都不在了。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罗马书 1:24-25 解释

    当我们声称比神更了解事实,且追求不义生活时,神就会挪移祂的保护,任凭我们的选择。神为我们预备了美好的事物和益处,但当我们追求不义生活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受到羞辱。......
  • 出埃及记 24:4-11 解释

    摩西和长老们被召来,到耶和华面前敬拜。耶和华的盟约得以认同。......
  • 出埃及记 23:10-13 解释

    耶和华扩展了安息日的概念,纳入了安息年。以色列人要努力地遵守安息日,也要遵守安息年,并且他们也被严重警告,不可提及他神。......
  • 出埃及记 20:8-11 解释

    第四条诫命是守安息日为圣日。先前在出埃及记介绍过守安息日 (16:23-29),在此它得以设立。这是在十诫颁布之前赐给以色列的唯一诫命,也是在摩西律法中比其它诫命提及更多的一条诫命。......
  • 出埃及记 19:16-25 解释

    19 章的最后一部分 (16-25 节) 包括对耶和华降临西奈山的描述 (16-19 节) 和警告禁止百姓上山的重述 (20-25 节)。甚至祭司在接近祂之前也必须自洁,只有摩西和亚伦可以上山朝见耶和华。任何违规都会是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