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并没有永远被抛弃。他们犯了罪,但通过他们的罪,神引导外邦人得救。在某种程度上,神这么做是要让以色列嫉妒/发愤,好让他们记得他们对祂的需要。既或如此,神使以色列的罪大大地祝福了外邦人,祂也要使以色列人归回自己。想象一下,这将是多么伟大的复兴。神的主权使人的罪变为世人和以色列的祝福。
保罗引用了大卫王的一篇诗篇 (69 篇) 来反驳他的敌人,将他们与以色列对神的敌意 (通过建立自义的悖逆) 联系起来。愿他们的筵席变为网罗,变为机槛,变为绊脚石,作他们的报应。愿他们的眼睛昏蒙,不得看见;愿你时常弯下他们的腰。绊脚石 (在这里的语境中指基督,罗马书 9:33) 不是要毁灭以色列。神允许以色列的眼睛对耶稣昏蒙,允许他们遵循律法 (不能拯救任何人)、拒绝律法的作者,也就是律法旨在反射的耶稣。
保罗明确地解释了犹太人正处在悖逆的状态下,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状态会永远持续下去,他们失脚不是要他们跌倒,因他们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既要为全人类提供救恩,也要激动以色列人与神和好(要激动他们发愤/嫉妒)。但是,保罗说,既然他们的过失为天下的富足,他们的缺乏为外邦人的富足 (对外邦人的救恩),而且既然神并没有完结以色列的工,我们就当受安慰,当以色列最终回归神时,以色列的复兴将会何等地美好。何况他们的丰满呢?当以色列回归时,这丰满会比先前更大。神并未弃绝以色列,而且对她有丰富的计划,一切都在祂主权的设计之中 (罗马书 8:28)。
罗马书 11:9-12 大卫也说:
愿他们的筵席变为网罗,变为机槛,
变为绊脚石,作他们的报应。
10愿他们的眼睛昏蒙,不得看见;
愿你时常弯下他们的腰。
11我且说,他们失脚是要他们跌倒吗?断乎不是!反倒因他们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要激动他们发愤。12若他们的过失为天下的富足,他们的缺乏为外邦人的富足,何况他们的丰满呢?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出埃及记 7:14-25 解释
由于埃及灾祸的记载从14节开始,一直延续到12:32,所以做一个介绍会比较有帮助。 灾祸按以下次序发生:...... -
出埃及记 36:1-7 解释
第 36 章的前七节继续了 35 章有关以撒列和亚何利亚伯工作的部分。他们开始了帐幕的建造工程,但与此同时,百姓仍然继续将他们的礼物带来。所带来给摩西的材料太多,以致最后他要劝诫百姓不要再带礼物来了。...... -
出埃及记 29:38-46 解释
讨论从祭司的承接圣职礼仪转向了每日当献的祭物,即当献什么,何时献上。耶和华强调了这些日常燔祭的重要性,并祂要住在百姓中间与之团契相交的回应。...... -
出埃及记 18:24-27 解释
听了他岳父的劝告后,摩西便付诸于实施。他按立了不同等级的领袖,来审判不那么困难的案例,只将最难的案件带来给摩西。这事办成之后,叶忒罗就离开,回米甸老家了。...... -
传道书 3:9-13 解释
所罗门揭示了享受生命的根基,即相信神的美善。当我们将生命的机会看作是从神而来的礼物时,就能享受所做的一切。没有信心,生命只有沮丧。当我们接受现实的奥秘时,就能自由地信靠神,并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