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因信基督白白地称义,而且我们因信得着恩典为礼物。
我们如何变为 “正确” 呢?我们如何走上正路,使罪不再以使我们无法成为被造当成为之样子的方式扭曲我们,并以和谐和建设性的方式生活呢?首先,要藉着基督耶稣而来的救赎被 “称义”。其办法只有一个:相信耶稣。透过相信耶稣,得到救赎,从罪的刑罚中得到救赎。
这里被译为 “称义” 的词是希腊文单词 dikaioō。Dikaioō 是名词 dikaiosune (译为 “义”) 的动词形式。要得到在神面前为义的状态 (名词),我们必须首先被称义 (动词),这需要行动。任何人都无法实现被称义,包括使徒保罗,正如他在罗马书 3:9 明确指出的那样。这一行动只能通过耶稣基督完成,他将自己所完成的这一成就白白地赐给我们,因为他愿意如此做 (恩典)。这礼物是完全免费的。
保罗在这里使用的语言是坚定的,这礼物是白白赐予的,不期待任何回报。耶稣基督救赎我们脱离罪和所有与罪相关之负面后果的奴役,因为他愿意如此做 (恩典),不要求任何互惠。耶稣不要求对恩典的任何回报,它是白白的礼物。
这是保罗信息的主要部分,就是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所毁谤的 “福音” 或 “好消息” (8 节)。他们讨厌任何人都能在神面前称义,却无需 “做” 任何事情,比如顺服律法的说法。但保罗清楚地指出,无人能够遵行律法,这样神必须 “在律法之外” 做些什么 (21 节)。我们要拥有这份礼物,所要做的就是凭信接受。
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虽然因信称义不要求任何回报,但我们所做的选择依然有巨大的后果。耶稣的确是藉着恩典、因着信使我们称义,但他并没有终止我们行为的因果律。
在 25 节,我们看到 “挽回祭”一词,是我们在中文中不怎么使用的词。其希腊文单词在新约只出现过两次,另外一次被译为 “施恩座”。施恩座在约柜之上,是祭司洒血的地方,象征神对以色列那一年罪的赦免。在每一年施恩座洒血时,神 “越过” 那一年的罪,正如神 “越过” 耶稣为世人的罪献上挽回祭之前所有的罪。
这里是耶稣作为施恩座的画面。耶稣的血为我们而流,要遮盖全人类的罪;不只是一年一度的,而是一次献上永远献上的。这是神给我们的免费礼物,得到该礼物的方式只有一种:藉着信。正如施恩座洒血是要为以色列的罪付上代价 (利未记 16:14-16),当我们接受神赦罪的礼物时,耶稣的血为我们罪的刑罚付上代价。
罗马书 3:24-25 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25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出埃及记 24:12-18 解释
现在耶和华与百姓之间的盟约已经认证。耶和华传召摩西上山顶,从祂接受石版和诫命。摩西和约书亚上山,将其余的随从留下。当摩西与耶和华同在时,亚伦、户珥和长老们是在照料百姓的事宜,其中包括可能会有的法律案件。摩西单独进入云里,这云是耶和华同在和荣耀遮盖山的可见标志。以色列人看见祂的荣耀,以火的形式彰显。 ...... -
马太福音 5:6 解释
(D) 是耶稣所用交叉对称中的第一个中心主题,它着重于获取以及渴望拥有社会和谐和公义的途径。...... -
罗马书 16:25-27 解释
保罗以祝福结束这封书信。他的整本书信都是有关对福音的信心,以及福音的复活大能,使我们藉着信,活出公义的生活;在此,他以总结结束。...... -
罗马书 12:6-8 解释
只有每个肢体都使用自己的恩赐彼此服侍,信徒的身体才能完全和谐地运作。这些恩赐是照神的恩典、为祂的目的赐给我们的。...... -
出埃及记 37:1-9 解释
所要建造的是约柜、抬约柜需要的物品、施恩座和基路伯。建造这些物品的具体细节记载在出埃及记 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