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解经注释



马太福音 3:7

马太介绍了耶稣作为弥赛亚的主要对手: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他们听说了约翰的受欢迎程度,便来受他的洗。约翰非但没有热情地欢迎他们,反而对他们进行了令人吃惊的斥责。

马太福音 3:4-6

马太描述了约翰的奇怪外表和极端饮食。耶路撒冷和周围地区的许多人被约翰和他的悔改警告所吸引。当他们来到约翰面前时,就承认自己的罪,在约旦河受他的洗,作为他们委身于神的标志。

马太福音 3:3

马太指出,施洗约翰是对以赛亚书 40:3 预言的应验。

马太福音 3:1-2

马太将场景从拿撒勒换到了犹太的旷野。就在耶稣开始公开事工之前,他刚刚描述完耶稣的童年。马太介绍了施洗约翰和他的主要信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约拿书2:6下-9

当约拿向耶和华祷告时,祂就从海中拯救了他。现在,约拿为他的得救做见证,并且承诺要偿还他所许的愿。

约拿书2:2-6上

先知约拿描述了他在水中的痛苦经历。他在频临死亡时,向耶和华求告救恩。

马太福音 2:19-23

希律王死后,天使藉梦告诉约瑟,他可以安全返回以色列了。约瑟顺服,但谨慎地避开了犹太地区,因为当时希律的儿子在位。在另一个梦中,神警告约瑟向北去到加利利地区。约瑟顺服,全家就定居于加利利的城镇拿撒勒。马太在本章的结尾告诉读者,耶稣在拿撒勒长大是对一则弥赛亚预言的直接应验 (第五个)。

马太福音 2:17-18

马太指出,伯利恒城里被杀小孩的悲剧是对耶利米书预言的应验,再一次确认耶稣就是所期待的弥赛亚。

马太福音 2:16

当希律王意识到自己被博士们所愚弄时,便极其愤怒。他差派士兵杀死了伯利恒村庄和其周围地区所有两岁以下的男孩。马太指出,这一悲剧应验了耶利米的一则预言。

马太福音 2:13-15

天使命令约瑟带上他新建立的家庭离开伯利恒,逃往埃及,因为希律很快就要试图杀害耶稣。约瑟顺服,并待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马太强调,这一举动应验了何西阿的预言,“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